上海市有94.2萬殘疾人,占常住總人口的5.29%。上海高度重視殘疾人的就業工作,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績。在上海,擁有就業能力的持證殘疾人中,有11.3萬人實現了就業,就業率達到88%。
為了開辟殘疾人就業新途徑,上海市采取了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就業方式,并依托社會力量開拓公益性勞動崗位,鼓勵、扶持殘疾人個體開業和非正規就業。2004年,上海市政府推出“開發社區殘疾人工作助理員崗位”,幫助6755名殘疾人工作助理員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。一些身體強壯的殘疾人可以培訓制造波紋管、閥門之類的產品。2006年,市政府實事項目“為全市6000名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”,全年共安置8891人就業。有統計資料表明,2001年至2006年,上海市共安置殘疾人就業3萬余人。
為了幫助廣大殘疾人提高技能水平,上海市還設立了33所各類殘疾人技能培訓機構、建立市級失業殘疾青年見習基地8個,彎管機、切割機這種只需要電腦控制的機械,完全可以有殘疾人來學習,上崗。并開辦了民辦非企業市場化運作的手語學校——東方國際手語教育學校。據不完全統計,2001年至2006年,約有5萬名殘疾人參加了各級各類職業培訓。
對于喪失勞動力的殘疾人,從2004年4月起,上海開展了重殘無業人員養護的試點工作,利用社會福利機構、民辦養老機構等資源,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,采取政府補貼一點、機構讓利一點、個人出資一點的辦法,截至2007年底共為5960名有需求的重殘無業人員實施了養護服務。